老人慢性胰腺炎严重时可通过内镜治疗、胰管引流术等方式干预,是否手术需评估胰腺钙化、假性囊肿等并发症风险。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长期酗酒、胆道疾病、遗传因素、高脂血症、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长期酒精摄入超过40克/日会直接毒害胰腺腺泡细胞,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发炎症。戒酒是核心干预措施,需配合维生素B族补充及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克以下。
胆总管结石或狭窄可能引发胰液排出障碍。这种情况需优先处理胆道病变,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能同时取石和放置支架,胆囊切除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胆源性胰腺炎。
持续高甘油三酯血症超过11.3mmol/L时易诱发胰腺微循环障碍。建议采用ω-3脂肪酸补充联合贝特类药物治疗,急性期需通过血浆置换快速降脂。
胰腺假性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或压迫邻近器官时,可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胰管狭窄伴顽固性疼痛者,可选择胰管空肠吻合术或全胰腺切除术。
外分泌功能不足需补充胰酶制剂如得每通、泌特、慷彼申,同时监测粪便弹性蛋白酶。内分泌功能障碍按糖尿病方案管理,推荐基础-餐时胰岛素注射方案。
日常护理需建立疼痛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推荐采用低纤维少渣饮食搭配蒸煮烹饪方式,每周进行3次30分钟步行训练。出现持续消瘦、黄疸或无法缓解的腹痛时需急诊就医,手术治疗决策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及营养状况,术后需长期随访胰腺功能和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