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可通过肛门指检、粪便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活检、血液炎症指标检测等方式确诊。
1、肛门指检: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直肠触诊,能直接判断直肠黏膜是否充血水肿。该方法简便快捷,可初步筛查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直肠肿块,但无法观察高位直肠病变。
2、粪便常规检查:留取新鲜粪便样本检测潜血、白细胞、寄生虫等指标。隐血阳性提示黏膜出血,白细胞增多反映肠道炎症活动度。需连续检测3天以提高准确性,但无法区分具体炎症类型。
3、结肠镜检查:通过电子内镜观察直肠至回盲部的黏膜状态,可发现充血糜烂、溃疡等典型病变。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能同步进行活检或止血治疗。肠穿孔发生率约0.1%,腹胀等不适感较常见。
4、组织病理学活检:在结肠镜下钳取病变黏膜,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隐窝结构变形、杯状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浸润等特征可确诊。需避开坏死组织取材,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需多点活检。
5、血液炎症指标检测:抽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血沉等非特异性指标。CRP>10mg/L提示急性炎症,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反复监测可评估治疗效果,但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肠镜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建议食用低渣饮食如米粥、蒸蛋,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发热时需及时复诊,长期患者建议每6个月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