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呕吐胃部不适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进食易消化食物、局部热敷、调整体位、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酒精刺激胃黏膜、胃酸分泌紊乱、胃肠蠕动异常、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急性胃炎等因素可能引发症状。
1、补液防脱水:呕吐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选择口服补液盐或淡糖盐水,分次小口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每小时补充200-300ml液体为宜,可加入少量蜂蜜或柠檬汁改善口感。
2、温和饮食:胃黏膜修复期选择低脂低纤维食物,如米汤、藕粉、苏打饼干等碳水化合物。香蕉、蒸苹果等含果胶食物可保护胃壁,少量多餐避免胃胀,呕吐后2小时再尝试进食。
3、热敷舒缓: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促进胃部血液循环。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区域,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度,每日3-4次加速酒精代谢。
4、体位管理:采取左侧卧位减轻胃酸反流,头部垫高15-20厘米。避免立即平卧诱发呕吐,静坐30分钟后再缓慢改变体位,站立时用手轻压胃部缓解痉挛。
5、药物干预: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保护黏膜,硫糖铝能在创面形成保护层,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伴有剧烈疼痛或呕血需急诊排除消化道出血。
胃部不适期间避免咖啡、碳酸饮料及辛辣食物,24小时内限制乳制品摄入。恢复期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睡眠保持7小时以上。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黑便、意识模糊需消化科就诊,长期饮酒者建议完善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