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可通过冷敷处理、局部消毒、药物涂抹、水疱保护、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烫伤通常由高温液体、热蒸汽、火焰接触、化学灼伤、电击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创面,防止冻伤加重组织损伤。浅二度以下烫伤冷敷后疼痛可明显缓解。
2、局部消毒: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清洁创面,清除表面污染物。禁止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可能延缓伤口愈合。消毒后保持创面干燥,覆盖无菌纱布。
3、药物选择:红霉素软膏适用于小面积浅二度烫伤,具有预防感染作用。严重烫伤需就医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专业烫伤药物。油性药膏可能阻碍热量散发,深度烫伤禁用。
4、水疱处理:直径小于1厘米的水疱应保持完整,作为天然生物敷料。大水疱需由医生无菌穿刺引流,保留疱皮保护创面。自行挑破水疱易导致继发感染。
5、感染预防:烫伤后48小时是感染高发期,需每日观察创面。出现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发热等症状时,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深二度以上烫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烫伤恢复期应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补充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果蔬。创面愈合后使用硅酮凝胶预防疤痕,进行抓握训练改善关节功能。接触高温物品时穿戴防护手套,定期检查家用热水器温度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