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可通过抗病毒药物、保肝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中成药、辅助药物等方式治疗。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损伤、药物毒性、自身免疫异常、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可选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复制。慢性丙型肝炎采用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等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超过95%。病毒性肝炎需定期监测HBV-DNA或HCV-RNA载量评估疗效。
2、保肝药物:水飞蓟宾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双环醇能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肝细胞,适用于药物性肝炎辅助治疗。
3、免疫调节药物:胸腺肽α1可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与抗病毒药物联用提高疗效。甘草酸制剂具有类皮质激素样抗炎作用,能降低转氨酶水平。自身免疫性肝炎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
4、中成药:强肝胶囊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护肝片含五味子提取物,可降低血清转氨酶。茵栀黄口服液对黄疸型肝炎有退黄降酶效果,需辨证使用。
5、辅助药物:熊去氧胆酸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瘙痒症状。复合维生素B族可纠正肝功能异常导致的维生素缺乏。肝硬化患者需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
肝炎患者日常需严格禁酒,避免高脂饮食,优先选择鱼肉、豆腐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出现乏力加重或皮肤黄染及时就诊。合并腹水者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2克,睡眠时保持半卧位减轻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