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免疫调节剂、非甾体抗炎药、维生素D3衍生物等药物治疗。日光性皮炎通常由紫外线过敏、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光敏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
1、糖皮质激素:
中强效糖皮质激素是急性期首选药物,氢化可的松软膏适用于面部等薄嫩部位,糠酸莫米松乳膏对躯干四肢皮损效果显著,卤米松乳膏可用于顽固性肥厚性皮损。使用周期建议控制在2周内以避免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2、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通过阻断H1受体缓解瘙痒,西替利嗪可抑制血管渗出减轻红肿,依巴斯汀兼具抗炎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无嗜睡副作用,适合需要白天正常工作的人群。
3、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软膏通过抑制钙调磷酸酶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反复发作患者。这类药物无激素副作用,但起效较慢需持续使用4周以上。
4、非甾体药物: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灼热感,丁苯羟酸乳膏可缓解轻度红斑。适用于激素禁忌患者或作为维持期替代治疗。
5、维生素D3衍生物:
卡泊三醇软膏能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他卡西醇对慢性苔藓样皮损有效。需注意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反应,建议夜间使用后避光。
治疗期间需严格防晒并穿着棉质衣物,每日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等。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缓解症状,慢性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窄谱UVB光疗。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水疱、发热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