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来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过度减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日睡眠时间建议7-8小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
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醋酸甲羟孕酮等药物可调节子宫内膜脱落。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见用药周期为10-14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等副作用。停药后3-7天通常会出现撤退性出血。
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建立人工周期。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连续服用21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体重变化。用药前需排除血栓性疾病风险。
当归、益母草、熟地黄等中药材可改善气血不足。建议在中医师辨证后使用,常见配伍包括四物汤、乌鸡白凤丸。中药调理周期通常为3个月经周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有关,通常表现为痤疮、多毛等症状,需配合二甲双胍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需根据甲功结果选用左甲状腺素钠或甲巯咪唑,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豆制品、坚果、深海鱼类摄入,补充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可尝试瑜伽、冥想等舒缓运动缓解压力。若闭经超过3个月或伴随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需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日常记录基础体温变化有助于判断排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