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颗粒需注意过敏禁忌、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使用、剂量控制及储存条件。
对菊科植物过敏者禁用蒲公英颗粒,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建议进行皮肤测试,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就医。既往有花粉症或过敏性鼻炎病史者慎用。
蒲公英颗粒与利尿剂如呋塞米合用可能增强排钾作用,与降糖药如二甲双胍联用或致低血糖风险增加。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需监测凝血功能,蒲公英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酶活性。
孕妇禁用蒲公英颗粒,其成分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哺乳期妇女使用需暂停母乳喂养,儿童用药需减半剂量。肝功能异常者慎用,蒲公英需经肝脏代谢可能加重负担。
常规剂量每日不超过9克,分3次温水冲服。长期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过量可能导致腹泻、胃痛等消化道症状。治疗胆囊炎等疾病时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量。
未开封颗粒需避光密封保存于25℃以下环境,开封后需防潮并于1个月内用完。结块、变色或霉变的颗粒禁止服用,有效期内性状改变应停止使用。
使用蒲公英颗粒期间建议搭配薏仁粥、冬瓜汤等利湿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代谢,服药后出现持续腹痛或尿量异常需及时复查肝肾功能。储存时注意将药袋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干燥阴凉处,定期检查包装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