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诊疗范围涵盖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肿瘤、皮肤附属器疾病及遗传性皮肤病等五大类疾病。
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变属于皮肤科常见诊疗范畴。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脓疱疮、人乳头瘤病毒引发的寻常疣、红色毛癣菌引起的体癣均需皮肤科医师通过镜检、培养等手段确诊。治疗采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抗细菌、阿昔洛韦乳膏抗病毒、联苯苄唑乳膏抗真菌等针对性方案。
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伴瘙痒。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过敏原暴露等因素相关。皮肤点刺试验可协助明确过敏原,治疗需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急性期使用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恶性皮肤肿瘤与紫外线累积损伤密切相关,黑色素瘤可能存在基因突变。早期表现为不对称色素斑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皮肤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是确诊依据。治疗方式包括Mohs显微描记手术、光动力疗法等精准切除手段。
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毛囊皮脂腺单位疾病与雄激素水平异常、微生物定植相关。临床表现包括炎性丘疹、粉刺或油腻性鳞屑。采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调节角质、口服多西环素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综合治疗方案。
鱼鳞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与基因缺陷相关的疾病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或脆弱起疱。基因检测可明确突变位点,治疗以保湿修复为主,严重病例需系统性使用阿维A酸胶囊调节表皮分化。
日常护理需注意防晒霜选择SPF30以上广谱产品,清洁使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保湿推荐含神经酰胺的医学护肤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改善皮肤微循环,饮食建议增加深海鱼类、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摄入,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对痤疮的影响。出现持续不愈的皮损、迅速扩大的色素痣或伴随全身症状时需及时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