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补充电解质、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多汗症可能由自主神经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感染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节生活方式: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导致的生理性多汗,建议选择棉质透气衣物,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3000ml,避免摄入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室内保持22-26℃适宜温度,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
2、电解质补充:大量出汗伴随钠钾流失时,可口服补液盐Ⅲ或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食用香蕉、菠菜等富钾食物。汗液中氯化物浓度超过40mmol/L需警惕囊性纤维化可能。
3、抗胆碱能药物:原发性多汗症可选用奥昔布宁、格隆溴铵等M受体阻滞剂,能抑制乙酰胆碱对汗腺的作用。局部多汗可配合20%氯化铝溶液外涂,腋下多汗可考虑肉毒杆菌毒素注射。
4、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需服用甲巯咪唑控制激素水平,糖尿病患者通过胰岛素或二甲双胍调节血糖。更年期潮汗推荐黑升麻提取物,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
5、手术干预:顽固性手掌多汗症可行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腋窝多汗可采用微波除汗术。术前需完成淀粉-碘试验、茚三酮试验等定量检测,术后可能出现代偿性多汗等并发症。
多汗人群日常可饮用淡竹叶茶、浮小麦汤等中医食疗方,练习瑜伽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避免穿合成纤维衣物,鞋袜每日更换并用抗菌粉处理。持续半年以上的全身性多汗伴体重下降需排查淋巴瘤等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