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是一种以手掌、足底皮肤反复脱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汗液潴留、真菌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光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角蛋白代谢基因突变有关。日常需避免接触碱性洗涤剂,使用尿素软膏、凡士林等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
2、环境刺激:长期接触化学溶剂或机械摩擦可诱发症状。建议佩戴棉质手套防护,工作后及时清洁并涂抹含神经酰胺的护手霜,减少外界刺激。
3、汗液潴留:多汗症患者汗液浸泡导致角质层分离。保持患处干燥透气,可尝试5%明矾溶液浸泡,严重者需通过离子电渗疗法抑制汗腺分泌。
4、真菌感染:红色毛癣菌感染可能继发该病。确诊后需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抗真菌药物,合并炎症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5、免疫异常: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参与发病过程。顽固性病例可采用窄谱UVB光疗,口服阿维A胶囊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该病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洗,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穿着吸湿排汗的棉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如胡萝卜、动物肝脏和欧米伽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油,适度进行手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皲裂出血时,需皮肤科就诊排除银屑病、掌跖角化病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