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坏死可能由深龋、牙外伤、牙周病、细菌感染、牙齿磨损等因素引起,症状包括牙齿变色、自发痛、咬合痛、冷热刺激敏感、牙龈肿胀等。
1、牙齿变色:牙髓组织坏死分解后,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渗入牙本质小管,导致牙齿呈现灰黑色或暗黄色。这种变色通常无法通过普通刷牙改善,需采用牙齿漂白或贴面修复。冷热刺激敏感可能伴随变色出现,提示牙髓活力异常。
2、自发疼痛:坏死牙髓释放炎症介质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无诱因的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夜间平卧时加重。急性期可服用布洛芬缓解,但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
3、咬合不适:坏死牙髓导致根尖周组织炎症,咀嚼时出现钝痛或咬合高点感。叩诊检查可见患牙垂直叩痛阳性,可能伴有牙齿轻微松动。根尖X线片常显示根尖周阴影,需通过根管治疗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
4、冷热敏感:牙髓坏死初期可能出现短暂性冷热刺激痛,后期因神经坏死反而丧失感觉。温度测试显示患牙反应迟钝或无反应,与对侧健康牙齿对比明显。这种情况需结合电活力测试确诊,及时干预避免炎症扩散。
5、牙龈肿胀:根尖脓肿形成时,患牙根尖区牙龈出现半球形隆起,触诊有波动感。可能伴随面部肿胀、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需进行切开引流,配合服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药物,后期完成根管治疗或拔牙处理。
日常应注意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选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建议每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充填。含氟牙膏可增强牙体抗龋能力,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出现持续牙痛超过三天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