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排粪造影是如何做的

发布时间:2025-04-10 11:16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排粪造影可通过X线动态观察、造影剂填充、体位调整、影像采集、结果分析等步骤完成。该检查通常用于评估直肠肛门功能异常、盆底肌协调障碍等疾病。

1、造影前准备:患者需提前清洁肠道,检查前2小时禁食。医生会询问病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肺疾病或造影剂过敏者。检查时需穿着宽松衣物,避免金属饰品干扰影像。

2、造影剂灌注:采用半固态硫酸钡造影剂模拟粪便性状,通过专用注射器经肛管注入200-300ml。灌注过程需保持左侧卧位,注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60ml以内,避免直肠过度扩张引发不适。

3、动态摄片观察:患者坐于特制透X线便器,分别在静息相、提肛相、力排相进行侧位摄片。X线机以每秒1帧速度连续拍摄15秒,记录直肠肛管角变化、盆底下降度及造影剂排出情况。

4、功能评估:通过测量肛直角、会阴下降值、耻骨直肠肌压迹等参数,判断是否存在直肠前突、直肠套叠或盆底失弛缓。同步观察造影剂滞留量可量化排便效率,正常排空率应>70%。

5、报告出具:影像科医师结合动态影像与测量数据,评估直肠感觉功能、括约肌协调性及排便动力。典型异常表现包括直肠粘膜脱垂超过3cm、肛直角<70度或造影剂残留>50%。

检查后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ml以上,配合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出现短暂肛门坠胀属正常现象,若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复诊。备孕女性应告知必要时推迟检查。

上一篇:颈动脉造影检查前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曼月乐上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