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肿瘤的临床表现可能由局部肿胀、牙齿松动、疼痛麻木、面部畸形、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局部肿胀:颌骨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骨性膨隆,质地硬且边界不清。随着肿瘤增大,可触及明显肿块,表面黏膜可能正常或充血。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进展迅速并可能伴随皮肤溃烂。
2、牙齿松动:肿瘤侵犯牙槽骨会导致牙齿移位或脱落,常见于成釉细胞瘤或骨肉瘤。牙齿松动常伴随咬合功能紊乱,X线片可见牙根吸收或齿槽骨破坏。需与牙周病鉴别,后者多为均匀性骨吸收。
3、疼痛麻木: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常引发持续性钝痛,夜间加重。肿瘤压迫下牙槽神经会导致下唇麻木,上颌肿瘤可能引起眶下区感觉异常。疼痛程度与肿瘤性质相关,良性肿瘤通常无痛。
4、面部畸形:大型肿瘤可导致颌面部不对称,上颌骨肿瘤可能引起眼球移位或复视。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常表现为渐进性颌骨膨大,骨化性纤维瘤可造成咬合平面偏斜。畸形程度与肿瘤位置和体积相关。
5、病理性骨折:晚期颌骨肿瘤由于骨质破坏,在轻微外力下可能发生骨折。多见于恶性肿瘤或巨大囊性病变,骨折后可能出现异常活动度和骨擦音。需通过CT评估骨质破坏范围。
颌骨肿瘤患者应保持软食营养,避免过硬食物造成骨折风险。适度口腔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但需避免剧烈咀嚼。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病变,出现持续肿胀或感觉异常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