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由经血逆流、免疫异常、遗传因素、炎症刺激、医源性种植等原因引起,其危害包括痛经加重、不孕、盆腔粘连、卵巢囊肿、生活质量下降等。
1、痛经加重:异位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出血,刺激局部神经导致进行性痛经。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塞来昔布可缓解疼痛,热敷下腹部也有助减轻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激素治疗或手术切除病灶。
2、不孕风险:异位病灶导致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卵子运输和受精卵着床。约30%-50%患者合并不孕,腹腔镜手术可提高妊娠率,术后配合促排卵治疗如氯米芬、来曲唑、促性腺激素等。
3、盆腔粘连:反复出血刺激形成纤维组织粘连,可能引发慢性盆腔痛。粘连松解术需联合防粘连材料如透明质酸钠、聚乳酸膜使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预防再粘连。
4、卵巢囊肿:异位内膜侵入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增大后可能破裂或扭转。囊肿>4cm建议腹腔镜剥除,术中需保护卵巢功能,术后可注射GnRH-a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抑制复发。
5、全身影响:长期疼痛和生育压力导致焦虑抑郁,需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训练可改善情绪,必要时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等抗抑郁药。
日常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摄入深海鱼和亚麻籽补充ω-3脂肪酸。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避免剧烈跑跳。经期使用暖宝宝缓解疼痛,定期妇科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囊肿增大或疼痛加剧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