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需从阻断传播途径、加强个人防护、高危人群筛查、疫苗接种、医疗操作规范五方面综合干预。
1、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被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拒绝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医疗机构需严格消毒器械,确保输血安全。静脉吸毒者需使用一次性针具,纹身、穿孔应选择正规机构。
2、个人防护措施:性行为中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性传播风险。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时应戴手套,皮肤破损处及时消毒包扎。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牙刷、指甲钳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
3、高危人群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测丁肝抗体,慢性乙肝患者需监测肝功能。静脉吸毒者、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建议每半年筛查。发现合并感染需立即抗病毒治疗。
4、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丁肝感染的核心措施,全程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医务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高风险人群需加强免疫。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需完成首针接种。
5、规范医疗操作:医疗机构需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侵入性操作前筛查患者感染指标。内镜、牙科器械需达到灭菌标准。透析患者应分区分机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锌的海产品增强免疫力。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接触疑似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暴露后72小时内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