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痔疮可通过外用药膏、温水坐浴、饮食调整、适度运动、提肛锻炼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孕期腹压增高、分娩用力、便秘、久坐、激素变化等因素引起。
1、外用药膏:哺乳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氢化可的松软膏、利多卡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疼痛和肿胀。这类药物局部吸收量极少,对母乳喂养影响较小。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每日2-3次薄涂于肛周。
2、温水坐浴:每日2-3次用40℃左右温水浸泡肛门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水中可加入少量无刺激性的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保持肛周干燥,避免摩擦。
3、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芹菜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规律进食时间,少量多餐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功能。
4、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凯格尔运动。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变换体位。产后6周后可逐步恢复盆底肌训练,增强肛门括约肌力量。
5、提肛锻炼:平卧位收缩肛门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4组。锻炼时保持正常呼吸,避免屏气用力。持续锻炼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痔核脱垂。
哺乳期痔疮护理需注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嵌顿时需及时就医。产后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创面愈合,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使用含麝香、冰片等成分的痔疮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