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痒可通过冰敷、保湿修复、抗组胺药物、局部药膏、光疗等方式缓解。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神经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冰敷缓解:冰敷能收缩毛细血管,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暂时缓解瘙痒。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每次敷5-1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冰敷后需涂抹保湿霜。该方法适用于蚊虫叮咬、日晒后急性瘙痒。
2、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受损导致的干痒需选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的保湿霜。每日洁面后3分钟内涂抹,秋冬季节可叠加凡士林封闭保湿。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
3、抗过敏治疗:过敏性瘙痒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二代抗组胺药。可能与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有关,常伴打喷嚏、结膜充血等症状。严重者可进行血清IgE检测明确过敏原。
4、局部药物处理:接触性皮炎可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外用药。真菌感染需联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胶,伴有脱屑、环形红斑等症状。药膏每日涂抹2次,持续使用不超过2周。
5、光疗干预:顽固性神经性皮炎可采用窄谱UVB光疗,每周2-3次,累计20次为疗程。可能与精神压力、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阵发性剧痒伴苔藓样变。治疗期间需佩戴专业护目镜,照射后加强皮肤保湿。
日常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Omega-3的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适度进行瑜伽、冥想等减压活动,严重持续瘙痒需排查糖尿病、肝胆疾病等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