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漏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控制液体摄入、减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漏尿通常由妊娠分娩、盆底肌松弛、慢性咳嗽、泌尿系统感染、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是增强盆底肌群的有效方法,每日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10秒后放松,重复15-20次。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定位正确肌群,瑜伽中的桥式、猫牛式动作也能改善肌力。持续3个月以上可减少50%压力性尿失禁发作。
2、液体管理: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睡前2小时大量饮水。限制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摄入,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膀胱。建立定时排尿习惯,每2-3小时如厕1次,逐渐延长间隔时间。
3、体重控制:
BMI超过25会额外增加腹压,减重5%-10%能显著改善漏尿症状。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避免长期便秘,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需达25克。
4、药物干预:
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萎缩性尿道炎,度洛西汀可增强尿道括约肌张力,米拉贝隆能缓解膀胱过度活动。需警惕药物可能引发口干、便秘等副作用,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效果。
5、手术修复: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治愈率达85%。膀胱颈悬吊术适合合并盆腔器官脱垂者,术后需避免提重物3个月。手术前需完成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分型。
建议每日摄入200克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或西兰花,增强结缔组织强度。快走、普拉提等运动可维持盆底肌功能,使用吸水护垫时需每2小时更换预防感染。夜间漏尿者可采用抬高床尾15度的体位管理。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需及时泌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