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可通过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补充、限盐限水、避免粗糙食物等方式调整饮食结构。
1、低脂高蛋白:
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腐,每日摄入60-80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脂食物,减轻肝脏代谢负担。蛋白质缺乏可能加重腹水,过量则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2、控糖补能量:
每日碳水化合物控制在300-400克,优选燕麦、小米等低升糖指数主食。肝硬化易合并糖代谢异常,需避免精制糖摄入,蜂蜜、糕点等甜食每周不超过2次。
3、维生素强化:
重点补充维生素K和B族,菠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K,全谷物和瘦肉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每日200毫克可通过猕猴桃、草莓补充,但食管静脉曲张者需榨汁过滤。
4、限钠防水肿: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内,避免腌制品、加工食品。出现腹水时需同时限制液体量,每日饮水不超过1000毫升,可交替饮用冬瓜汤、玉米须茶利尿。
5、质地选择:
食物需烹饪至软烂,肉类切碎炖煮,蔬菜制成菜泥。避免坚果、芹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食管静脉破裂。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减少胃底静脉压力。
肝硬化饮食需配合适度活动如餐后散步,促进肠蠕动。每周监测体重变化,突然增加2公斤以上需警惕腹水。可记录每日食物种类与不适症状,复诊时供医生调整方案。红枣枸杞粥、山药薏米羹等药膳可辅助改善肝功能,但需中医辨证使用。出现呕血或黑便应立即禁食就医。